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文化 >

天天快播:夏日“黄昏练”,科学控制健身强度与时长,谨防运动性中暑

2023-07-04 07:36:55来源:凯迪网

连日来,申城高温持续,上海中心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。炎热天气中,不少老友仍坚持锻炼,并将运动时间改为傍晚,俗称“黄昏练”。

即便如此,在温度、湿度居高不下的夏日,夜晚锻炼也要格外谨慎,需要特别警惕运动性中暑的发生。与普通中暑相比,运动性中暑带来的损害更大。


(资料图)

近日,申城高温黄色预警高挂,不少老友为了躲避白天的炎热,选择进行夜晚锻炼。即便如此,如果运动负荷过大,也很容易引发中暑。

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研究显示,入夏后,户外气温高、湿度大,被暴晒了一天的道路或操场,到了夜间会持续散热,这些都是导致中暑的高危因素。

那么,运动性中暑与普通中暑相比,到底有什么不同呢?

从广义上讲,中暑是因高温导致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,体内热量过度积蓄,无法有效散发,从而引发神经器官的受损。

中暑属于急症,重症中暑还是一种致命性疾病,而且死亡率高。

在临床上,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致病机制,中暑一般分为两种类型:运动性中暑和非运动性中暑,前者比后者更严重。

运动性中暑一般发生在高温、湿度大、无风天气中,运动者在经历了长期的剧烈运动后,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,进而导致肌肉产生的热超过身体所能散发的热,最终造成人体的过热状态。

一般来说,运动性中暑在运动中或者运动后发生。

需要重点指出的是:运动性中暑不一定发生在炎热的天气,在温度不高的天气,如果湿度较大,加上个人体质因素,也有可能发生运动性中暑。

而非运动性中暑,一般发生在体质弱的老年人群,加上天气炎热、氧气供应不足造成的中暑。

与运动性中暑患者大量出汗、心率加快相比,非运动性中暑的表现通常为皮肤干红发热,心率失常和低血压等症状。

鉴于运动性中暑的发生机制是体内出现大量的热蓄积,因此,及时散热是夏日运动的重中之重。

首先,老友们要提高对中暑的认识,不要以为运动性中暑只发生在高温天气。已经有资料表明,即使在25℃的环境中,过度剧烈运动加上湿度大、出汗少,也有可能造成运动性中暑。

因此,老友们应合理安排运动时间,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进行运动。

其次,运动时间不宜过长。在运动20至30分钟后,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,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原则。

在高温天气下,要增加身体散热面积,比如,帽子尽量选择空顶帽,这样有助于头部散热。

运动中,一旦发生头晕、恶心等症状,应立即停止运动,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松解衣扣,呼吸新鲜空气,并在前额或腋下进行冷敷。如果出现重度中暑症状,要尽快就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之前曾发生过中暑的经历,运动时则需更加谨慎。有些人在中暑后,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荣耀X50首发,骁龙6 Gen1性能如何?这个表现满意了吗?
下一篇:最后一页